作者:登報易
登報道歉聲明應成為一種司法自覺_登報易
事件回顧
安徽高院向亳州“興邦公司欺詐案”19蒙冤者登報抱歉
9月7日,該院在亳州市委機關報《亳州晚報》上刊登一則布告,為“亳州興邦公司集資欺詐案”中原判有罪的邱超等19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并向他們賠禮抱歉。
安徽高院在布告中稱,2012年7月25日,該院作出(2012)皖刑終字第00257號刑事判定,以犯不合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判處邱超等19人有期徒刑。經重審,2014年10月30日,檢察機關決定對邱超等19人不申述,停止追究刑事責任。
安徽高院還稱,邱超等19人向該院提出國家補償申請,依據《國家補償法》的相關規定,該院已向邱超等19位補償請求人支付人身自由補償金和精神危害撫慰金,現以此布告為他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向他們賠禮抱歉。
記者看到,上述致歉布告位于當日出版的《亳州晚報》第16版,該版共三則布告,安徽高院的致歉布告居首。布告中還附上19位補償請求人的名單,落款時刻為“二0一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本案署理律師王錄春對記者說,據其了解,安徽高院的這一做法在全國尚屬首例。他認為,這是法院聽取律師定見的成果。此前,邱超等19人申請國家補償時,他們曾向安徽高院提出過登報致歉的定見。
我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應松年認為,安徽高院的這一做法值得必定。他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不僅是對當事人精神上的安慰,也有利于當事人從頭融入作業;另一方面這也有利于建立司法威望。“法院只有活躍認錯,才能贏得大眾信任。”
邱超等人所涉的案件曾被冠以“轟動全國的特大不合法集資案”名號。亳州市檢察院指控,吳尚澧(本案主犯,亳州興邦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等39名 被告人先后采納“仙人掌種植”、“全員營銷”、“歐莎麗署理”等11種形式不合法集資,數額達35.57億余元,涉及27省4萬余人,造成集資款23.5億 余元未能返還。
2010年1月,亳州市檢察院以吳尚澧、石峰等39名被告人犯集資欺詐、不合法吸收大眾存款、隱匿會計憑證、非國家作業人員受賄罪向法院提起公訴。次年3月,亳州中院一審判處吳尚澧死刑,其他被告人死緩、無期、有期徒刑等懲罰。
吳尚澧等人不服判定,提起上訴。安徽高院維持了吳尚澧的死刑判定,并報請最高法核準。爾后,最高法以“現實不清、證據不足、二審審判程序沒有傳全案被告人到庭”等為由,撤銷判定,發回重審。
2014年7月,亳州中院重審本案,并于同年11月14日作出大幅改判:吳尚澧犯不合法吸收大眾存款罪,獲刑十年,并處分金五十萬元;還有多名被告人被判八年六個月至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還有的免予刑事處分。
此外,重審期間,檢察機關還撤銷對邱超、范國強等19人的申述。隨后,邱超等19人申請國家補償,安徽高院經庭審,裁定補償。2015年9月6日,各申請人陸續收到國家補償款。
登報抱歉應成為一種司法自覺
多年來,盡管經司法機關審理過的冤案、錯案不少,蒙冤者也不少,在多方盡力下還了部分蒙冤者清白,并向蒙冤者賠償、抱歉,但司法機關向蒙冤者登報抱歉還未呈現過。毫無疑問,過去部分司法機關的口頭抱歉與這次的登報抱歉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口頭抱歉相對來說簡單一些,發生的效果比較有限;而登報抱歉則顯得較為嚴厲,發生的效果比較大。對蒙冤者來說,不只需要司法機關進行國家賠償、道 歉,更需要非常正式的揭露抱歉,由于這種抱歉蘊涵多種信息,比如法院揭露認錯、賠禮,消除對蒙冤者晦氣影響,以真摯態度維護司法公信等。
由于登報抱歉,暴露出法院之前對該案的審理不夠謹慎,有損司法公平,乃至會給一些人留下一種形象:該法院或許制造了不少冤案。所以,過去很多法院寧 愿悄然向蒙冤者抱歉,也不肯以看得見的方式抱歉。事實上,法院揭露抱歉或許登報抱歉,不只不影響司法機關形象,相反是給司法機關形象加分。由于這種嚴厲的 抱歉標明司法機關勇于認錯,就會下決心改正,削減或許防止冤案再現。
法院就錯案、冤案揭露向蒙冤者抱歉,應該成為一種司法自覺和慣例,乃至有必要成為一種制度。而且,法院怎樣抱歉,不能是自己說了算,而應聽取代理律 師或蒙冤者的意見,這樣,蒙冤者才干承受抱歉,抱歉才有真正意義。當然,辦了冤假錯案,不能只是抱歉完事,還應追查相關辦案人員的職責。
首例“法院登報抱歉”的標本含義
《國家補償法》清晰規則:行使偵辦、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及其作業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侵犯人身權情形的,受害人有取得補償的權利;致人精力危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聲譽,賠禮抱歉。
可是,一直以來,在國家補償案件中,“重經濟補償,輕賠禮抱歉”的現象十分遍及,更別提以登報這樣正式的方法向受害人抱歉。
前不久媒體報道,東莞小伙蔣小兵(化名)上一年由于冤案被關押了21天。過后,國家補償很快到位,抱歉卻久等不來。乃至,當其母親上門要求警方賠禮抱歉,為兒子恢復聲譽時,“一名副局長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句抱歉和安慰的話,情緒很兇”。
而在備受關注的呼格案、念斌案中,相關法院也僅僅是到當事人家中登門抱歉。這樣的抱歉形式,實際效果顯然有限,不足以“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聲譽”。
《國家補償法》施行近3年來,才呈現首例法院登報抱歉的做法,其背面的深層次問題值得反思。
一方面,受害人遍及缺少維權認識和勇氣,不敢向公權部分主張權益。有內部人士坦言:“雖然國家補償法有規則,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少有當事人頑固地要一句抱歉。對于不少當事人而言,能重獲自由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一起,一些部分自恃居高臨下,不肯放低身架向大眾抱歉,或是覺得補償認定書已經作出了過失認定,補償金也給了,就沒必要專門賠禮抱歉。
從某種含義上講,賠禮抱歉比經濟補償更重要。國家機關在人們心中是正義的化身,具有很強的公信力和威望性。雖然冤案得到了糾正,當事人也領到了補償 金,但國家機關的侵權行為對當事人的人格尊嚴和社會點評構成的負面影響,卻不會容易消除。在大眾“先入為主”的思維下,許多當事人在無罪釋放后,還會遭受 不明就里的人們在背面指指點點。只要有關部分自動認錯,賠禮抱歉,才干撫慰受害者的精力創傷,協助其走出心思暗影,從頭融入作業和社會,贏得周圍人們的信 任和關心。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呈現過失并不可怕,只要勇于面對。對于有關部分來說,登報抱歉非但不是丟面子的作業,還能向人們展現有職責、有擔任的一面,更 好地樹立司法威望。而抱歉本身也是一個自我反省、自我加壓的進程。在大眾雪亮眼睛的監督下,信任有關部分和作業人員能認真總結教訓,審慎用權,在今后的工 作中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此前邱超等19人申請國家補償時,就曾向安徽高院提出過登報致歉的要求,法院最終也聽取了律師的意見。首例“法院登報抱歉”具 有標本含義,邱超等19人自動維權的精力,值得其他蒙冤者學習。這不僅是維護個體權益,也有利于推進司法作業更加公正公正。一起,也希望有關部分可以變被 動為自動,從“要我抱歉”向“我要抱歉”過渡,積極自動承當職責,還當事人一片藍天。
高院為蒙冤者登報抱歉,不丟人
法治不可能100%杜絕冤案,而是在呈現冤案之后有成熟救濟渠道。安徽高院登報抱歉,為相似的冤案處理樹立了一個標桿:在公共言論空間里,對錯案做揭露賠禮抱歉,是國家補償制度的應有之義。
日前,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在《亳州晚報》上刊登公告,為“亳州興邦公司集資詐騙案”中原判有罪的邱超等19人消除影響,恢復聲譽,并向他們賠禮抱歉。據了解,法院以揭露登報的形式向蒙冤者賠禮抱歉在全國尚屬首例。
“興邦案”由于涉案人數眾多、涉案金額巨大而為世人矚目。經過多年盡力,該案的定性從“集資詐騙”改為“非法吸收大眾存款”,主犯吳尚澧從死刑被改 判為十年有期徒刑,邱超等19人在被拘押數年之后,被做不起訴處理。此案在沒有呈現所謂“亡者歸來”、“真兇落網”的離奇情節下,法院就能自動糾錯,體現 了安徽高院、亳州中院的司法勇氣;破天荒地揭露登報抱歉,更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擔任。
雖然此舉可以算作首例,但法院向錯案當事人致歉并不是破例,而是蒙冤者應得的權利。法院錯判了案件,讓公民遭受牢獄之災、聲譽受到影響,為蒙冤公民拯救聲譽,這在普通人眼里是再平常不過的道理。可是,長期以來這卻是司法機關跨不過去的坎。
其實,“消除影響,恢復聲譽,賠禮抱歉”的內容,早在1994年就寫進其時的《國家補償法》中,但在司法實踐中,賠禮抱歉的位置卻長期十分尷尬。 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補償委員會在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答復中清晰:“賠禮抱歉不宜作為決定書中的主文內容,但應在決定書的理由部分予以表述”,這使 得賠禮抱歉不能作為國家補償方法之一,構成事實上的“只賠錢、不抱歉”的局面。
2010年《國家補償法》得到修訂,其間除清晰了“精力危害補償”之外,還清晰:國家侵權行為“致人精力危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聲譽,賠禮抱歉”。
可是,由于法令對于賠禮抱歉的詳細方法以及“影響的范圍”沒有詳細規則,法院的抱歉方法也千姿百態,比如,內蒙古呼格吉勒圖畫、河南趙作海案平反之 后,法院采取了相關領導登門抱歉的方法;有的則是打電話表示歉意。而更多的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冤案平反之后,卻選擇了緘默沉靜,乃至“倒驢不倒架”、諱 疾忌醫,寧可在法定的國家補償之外,滿意當事人的其他訴求,也不肯意低個頭、認個錯。
這種現狀越發突顯了這次安徽高院自動登報向蒙冤者抱歉的含義——便是要安然向社會宣告“咱們錯了,這19位公民是無辜的”。古人說:“正人之過也, 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現代法治也是如此:法治不可能100%杜絕冤案,而是在呈現冤案之后有成熟救濟渠道。
一塊豆腐干巨細的法院抱歉公告,體現了政治文明、司法文明的前進,不避諱“出丑”,更珍視修復之前錯誤的司法判定對公民構成的傷害。
這次安徽高院首倡的登報抱歉,為相似的冤案處理樹立了一個標桿:在公共言論空間里,對錯案做揭露賠禮抱歉,不扭扭捏捏,是國家補償制度的應有之義。法院平反冤案、揭露認錯,不丟人;法院不這么做,才丟人。
【啟示與思考】
法院揭露抱歉并不多見,在媒體上揭露抱歉更是稀罕。昨天,有媒體乃至為這次不低調的抱歉貼上了“全國首例”的標簽。
判錯了,就該道個歉。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對于正在苦苦追尋司法威望的法院來說,尤其如此。過去有的法院對待錯案的情緒,是“死扛”著。相比“官不悔判”這一潛規則,勇于抱歉的法院其實更容易為大眾所承受。
法院抱歉當然也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有直接的法令依據。依《國家補償法》的規則,“致人精力危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 恢復聲譽,賠禮抱歉;構成嚴重后果的,應當付出相應的精力危害撫慰金。”而無論是冤案、假案仍是錯案,苦主們擔負“罪犯”之名所發生的精力危害都是實實在 在的。消除影響,恢復聲譽,賠禮抱歉,本應是平冤糾錯程序中最最基本的善后。
在抱歉之外,還有追責的問題。新一輪的司法體制改革,以權責共同為目標,致力于“清晰法官、檢察官辦案的權利和職責,對所辦案件終身擔任,嚴格錯案 職責追查,構成權責明晰、權責統一、管理有序的司法權利運行機制”。十八大以來,司法體系糾正了不少陳年冤假錯案,也頗得好評。但在糾錯的背面,本應如影 隨形的追責卻屢次失蹤。希望在“全國首例”的法院揭露登報抱歉之后,能有更多依法追責的個案進入大眾的視界,讓這些“不尋常”都變得法治化和制度化起來。
道歉聲明登報方式:
1.打開登報易網站首頁、選擇-報紙列表-下拉選擇-需要刊登的報紙
2.選擇要刊登的登報模版(注意登報的截稿時間);
3.填寫好刊登內容、完成訂單。
登報電話
登報全國電話:400-887-5559
登報服務電話:18513487028(微信同號)
登報服務電話:15313893997(微信同號)
登報服務電話:15313350053(微信同號)
登報報紙推薦刊登
推薦刊登:國家級報紙(全國發行|全國通用)
北京地區推薦刊登:市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天津地區推薦刊登:國家級報紙;市級報紙較貴
上海地區推薦刊登:市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重慶地區推薦刊登:市級報紙;兼容國家級報紙
深圳地區推薦刊登:市級報紙;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黑龍江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吉林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遼寧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河北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容國家級報紙
山西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內蒙古自治區各盟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河南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山東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陜西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甘肅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江蘇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浙江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安徽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湖北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湖南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四川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福建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江西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廣東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廣西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貴州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云南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海南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青海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寧夏回族自治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西藏自治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香港行政區推薦刊登:行政區級報紙
澳門行政區推薦刊登:行政區級報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