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登報易
建設用地使用權證公告聲明
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是證明土地使用者合法擁有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文件。當建設用地使用權證遺失或損毀時,土地使用者需要在指定的報紙上刊登遺失或損毀聲明,以便向公眾宣布證書的遺失,并防止他人利用遺失的證書進行非法活動。
登報公告聲明的流程
1.提交必要的材料:通常需要提交法人證明或法人代碼證、營業執照、法人代表、聲明原證遺失單位或村委會的證明、申請人的或者明,用地證明文件,房屋連同土地使用權繼承、贈與需提交房照、原土地使用證、公證書或者使用權人親筆簽名的協議與街道證明等。
2.在媒體上發布公告:土地權利人在土地登記機關規定的報紙上聲明其土地證書滅失,一般是省級報紙以上。
3.補辦新證書:在登報聲明后,土地權利人應向原發證機關申請補發新證書。如果原證書遺失,需要提交補辦土地證書的申請書、媒體上的聲明、營業執照副本、組織機構代碼、法人代表等信息。
注意事項
在登報聲明時,需要提供詳細的遺失信息,包括遺失人名稱、遺失時間、遺失原因、遺失的物品、遺失物品的各種具體證號等。
登報聲明后,應妥善保管好法律文件,不得丟失遺失證明,否則將難以補辦。
如果房屋權屬證書或登記證明破損或丟失,權利人可以向房屋登記機構申請換發,但需要收回原證書或證明,并在房屋登記簿上記載有關事項。
請注意,具體的登報聲明流程和細節可能會有所變化,建議在實際操作前咨詢當地的土地管理部門或法律服務機構。
建設用地使用權證登報聲明手續辦理流程
建設用地使用權證的登報聲明手續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申請登記:首先,你需要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
2.提交材料:你需要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土地登記申請書、申請人身份證明材料、土地權屬來源證明、地籍調查表、宗地圖及宗地界址坐標、地上附著物權屬證明、法律法規規定的完稅或者減免稅憑證等。
3.地籍調查:國土資源局會派出工作人員進行實地調查,以核實土地登記申請的內容,包括計算宗地面積、繪制宗地圖等。
4.權屬審核:國土資源局的專職人員會對申請登記的土地權屬性質、用途權屬來源、宗地面積等進行審核。
5.注冊登記:審核無誤后,會在《土地登記卡》、《土地歸戶卡》和《土地使用證》上進行注冊登記。
6.頒發證書:最后,你會憑借身份證和《土地使用登記收件單》領取《土地使用證》。
需要注意的是,具體的辦理流程可能會因地區而異,建議你在實際操作前咨詢當地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獲取最新的指導信息。此外,辦理過程中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具體金額也請咨詢相關部門確認。
建設用地使用權證登報聲明需要哪些材料
1.不動產登記申請書:這是申請登記的主要文件,需要由申請人填寫完整。
2.申請人身份證明:如果是個人申請,需要提供身份證復印件;如果是單位申請,需要提供營業執照或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
3.不動產權證書原件:如果尚未辦理過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則需要提供建設用地批準書復印件、國有土地使用權劃撥決定書原件等相關材料。
4.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需要提供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原件或復印件。
5.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需要提供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復印件。
6.竣工驗收備案證明書:需要提供竣工驗收備案證明書原件或復印件。
7.不動產權籍調查成果:包括權籍調查表、不動產單元圖、不動產測繪成果等。
8.其他必要材料:可能還需要提供其他一些必要的材料,如地名使用批準書、物業維修基金繳交聯系單等。
請注意,這些材料可能會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規定有所差異,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建議您咨詢當地的不動產登記機構以獲取最準確的指導和要求。同時,如果您是通過中介機構辦理相關手續,也需要提供相應的委托書和受托人的身份證明材料。
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損壞后應該怎么辦
當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損壞時,應遵循以下步驟進行處理:
1.報失和申請補辦:首先,你需要向當地土地管理部門報告證書的損壞情況,并申請補辦手續。通常需要提交書面申請和相關證明材料。
2.提交必要材料:在補辦過程中,你可能需要提供身份證明、原土地使用證的復印件(如果存在)、以及其他證明土地使用權的文件。
3.繳納補辦費用:根據相關規定,你需要繳納一定的補辦費用。具體金額可能因地區而異,但通常不會超過幾百元。
4.等待補辦完成:提交所有必要材料后,相關部門會進行審核,并在審核通過后補發新的土地使用證。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具體時間取決于當地政府的工作效率。
請注意,如果你的土地使用權證丟失或嚴重損壞,除了上述步驟外,還需要在指定的媒體上公布證書遺失的信息,以便在一定時間內無人認領的情況下,相關部門可以正式注銷原證書。
登報電話
登報全國電話:400-887-5559
登報服務電話:18513487028(微信同號)
登報服務電話:15313893997(微信同號)
登報服務電話:15313350053(微信同號)
登報報紙推薦刊登
推薦刊登:國家級報紙(全國發行|全國通用)
北京地區推薦刊登:市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天津地區推薦刊登:國家級報紙;市級報紙較貴
上海地區推薦刊登:市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重慶地區推薦刊登:市級報紙;兼容國家級報紙
深圳地區推薦刊登:市級報紙;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黑龍江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吉林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遼寧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河北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容國家級報紙
山西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內蒙古自治區各盟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河南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山東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陜西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甘肅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江蘇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浙江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安徽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湖北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湖南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四川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福建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江西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廣東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廣西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貴州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云南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海南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青海省地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寧夏回族自治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西藏自治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市縣推薦刊登:省級報紙;國家級報紙
香港行政區推薦刊登:行政區級報紙
澳門行政區推薦刊登:行政區級報紙
|